本文共 1950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6 分钟。
html是超文本标记语言!
基本结构这里是标题</titel> 这是内容
标签+文本+属性=html
声明文档解析类型,他是告诉浏览器用那个版本的html
HTML 4.01 与 HTML5 之间的差异 在 HTML 4.01 中有三种 声明。在 HTML5 中只有一种:常用的 DOCTYPE 声明HTML 5HTML 4.01 Strict该 DTD 包含所有 HTML 元素和属性,但不包括展示性的和弃用的元素(比如 font)。不允许框架集(Framesets)。HTML 4.01 Transitional该 DTD 包含所有 HTML 元素和属性,包括展示性的和弃用的元素(比如 font)。不允许框架集(Framesets)。HTML 4.01 Frameset该 DTD 等同于 HTML 4.01 Transitional,但允许框架集内容。
预格式的文本,通常这里会保留 空格符,换行符。文本保留原来的格式
选择器:需要被改变样式的html元素
# :id选择器* :通配符---》比如#myclas * {} 就是myclass下所有的元素. :class 选择器直接写html标签名: 元素选择器.classone.classtwo : 连在一起的class(后面的点没有空格).father .childe : 后代选择器,(两个class之间有空格),所有的子.father>.childe : 子层选择器,(仅仅对儿子,不玩孙子) >仅仅是下一层.one + .two : 相邻兄弟选择器(紧贴着的,并且在后面的).one ~ .two : 通用兄弟选择器( 父类里兄弟 ,并且在后面的)逗号隔开的:表示群组:first-child 第一个:last-child 最后一个:nth-child(2) 从第一个开始数,第二个 ,2可以用表达式比如 2N+1 表示1,3,5.... even或者odd 表示偶数或者奇数:nth-last-child(3) 从最后开始数,倒数第三个:first-line 首行:first-letter 首个字符:before p:before 在每个元素的内容之前插入内容。插入内容用 content:“插入的内容”:after p:after 在每个
元素的内容之后插入内容。
块级元素:会占一行显示,并占据一定矩形空间,可以通过设置高度,宽度,,内外边距来调整
行内元素:可以一行并排显示,直至放不下才另起一行
给行内元素设置高宽 内外边框属性效果无效
让一个元素可以设置高宽,又想让他以行内形式展示 用display: inline-block;left 于margin-left 的区别在于 margin-left 占空间,
left不占空间z-index
在兄弟节点之间,两者都设置了position z-index越大,该节点就在越上层父层不可能覆盖子
父1
父2
父2的子1想要 父1 覆盖 子1 仅仅把 父1 z-index>父2 z-index 就行
float
如果 父没有设置 width 或height 子设置了float 那么父由于没有子(设置了float的子块被当做不存在) 就被当做不存在,而消失。 (div之类的没有子元素 会不占空间)块会把 设置了 float的 块当不存在,但是 行内元素还是会把设置了float的当做存在
overflow和 float的配合使用: 把块当成存在–
opacity和visibility的区别:
display:none 删除–
{ display: none; /* 不占据空间,无法点击 */ } { visibility: hidden; /* 占据空间,无法点击 */ }小结如下:
1 opacity=0,该元素隐藏起来了,但不会改变页面布局,并且,如果该元素已经绑定一些事件,如click事件,那么点击该区域,也能触发点击事件的 2 visibility=hidden,该元素隐藏起来了,但不会改变页面布局,但是不会触发该元素已经绑定的事件 3 display=none,把元素隐藏起来,并且会改变页面布局,可以理解成在页面中把该元素删除掉一样超出点点点
overflow:hidden text-overflow : clip | ellipsis跨域问题
–args –disable-web-security手机适应
app
head 高度 一般 46px tab 56px button 56px转载地址:http://rcthl.baihongyu.com/